2009-01-19

親懇保證好吃甜玉米(數量有限要吃要快!)

親懇農場 甜玉米 (親懇農場推薦蔬果)

親懇農場推出的玉米,從來沒有人失望過!

我一直覺得這是個神奇的事情~畢竟嘛,我們家的玉米從來也沒打過讓果實吃起來會甜的那類東東,但是到底為什麼?為什麼?為什麼吃起來總是這麼好吃呢?為什麼咧??

我覺得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:玉米本來吃起來就是甜的,可能是化肥的影響,反而使得玉米失去原本的風味。另外一個可能就是——東西擺久了難免會壞!咱家玉米一摘下來,兩天內就送到客人手上,所以還很新鮮,吃得正是時候!!不像超市的玉米,不曉得賣多久了,吃起來都沒滋沒味的~

廢話不多說了,趕緊推銷本期玉米。這次農場收成的玉米是「甜玉米」品種,就是一般最常見的黃玉米。這種玉米有五種特色:「甜、甜、甜、甜、還是甜」,真得是膩死人的甜。

這個玉米我自己認為最適合煮火鍋、熬湯。保證湯頭甜蜜蜜,吃得心裡也甜得不得了!如果水煮之後沾鹽巴吃也是美味,但就是又脆又甜,總覺得少了那麼點咀嚼的嚼勁就是了…個人不是很愛啦!但是出錢的是大爺,您買回家後,愛怎麼吃怎麼吃。煮火鍋、熬排骨湯、沾鹽巴吃、沾奶油烤著吃都OK!一定滿足您的味蕾!

農場出品的玉米好吃到我都捨不得賣,恨不得全部自己吃掉啊!所以本項產品榮獲「親懇招牌菜」徽章一枚!下面照例又是工商服務時間。玉米成熟之後一定得摘,不然玉米粒會變硬就不好吃了。如果沒賣出,那就是進了我們自家人、親朋好友、左鄰右舍的肚子裡了。本產品約兩週內下架,詳細售價請看下邊:

產品特徵甜玉米,非常甜,是顧客反應良好的蔬果之一,有親懇農場掛保證

種植過程絕無噴灑化學農藥,決不放化學肥料。

建議食用方式適合煮火鍋、煮湯、湯頭會很甜。

售價:1斤/包NT.50元 (1斤約為2~4根,出貨時稱斤計算,只會多不會少~)

運費140元

網拍訂購

2009-01-12

甜菜根上市!

這個菜之前蠻多人詢問~我一直覺得很怪~~這麼難吃的菜為什麼有人想吃呢???

話說這個菜我們家已經種了好幾年了,不知道老爸哪來的小道消息,說是這個菜有多麼的營養、吃了對我們的身體是多麼地好……但是對我們家幾個蘿蔔頭來說——「不好吃?免談!」

最近大概生機飲食很熱門、還是哪個專家學者出書說這個蔬菜好吧~所以連帶地,這個菜熱門得不得了。聽說台北的市價很貴哩!我是沒買過,只是聽說而已。我不知道那些營養專家教大家怎麼吃,僅提供我家的吃法讓大家參考一下。可以打果汁或者直接切絲當沙拉吃。因為這個菜有種腥味,所以我建議和其他較甜的水果,譬如蘋果、葡萄一起打汁喝,這樣比較能下肚。如果您和我爸爸一樣喜歡原汁原味,那就直接啃吧!聽說也可以炒來吃,不過這吃法我沒試過……

哎哎~沒有強迫大家買,願者上鉤哦~~不過我得警告您,這甜菜根我們家只有我老爸喜歡吃……^_^買前請三思。對了,這個蔬菜只有冬天有,夏天是不適合此植物生長的(如果市場有賣,八成是進口蔬菜)。今年種的數量不多,要買請先詢問哦~

2009-01-11

親懇農場 新鮮蔬果 每週宅配~目前銷售蔬果清單4/29更新

親懇農場 新鮮蔬果、土雞蛋每週宅配

如果您喜歡農場的蔬果,想要固定購買,可以來信訂購新鮮蔬果組。我們會把我們自己食用的蔬果分享給您~每週一次宅配到您府上。內容物會有農場當季的蔬菜、水果、雞蛋,部份是沒有上網銷售的蔬果。我們有什麼蔬果就寄給您什麼蔬果,都是我們自己也有食用的新鮮現採蔬果。您可以告知您要幾份青菜、還有什麼蔬果是您不喜歡的,我們會配合幫您選配。


  • 每次運費都需另外計算。常溫宅配140元;低溫宅配240元,貨到付款另加30元。
  • 您也可以選擇每月要寄幾次、哪一天寄。只要溝通清楚,一切以您方便為佳。
  • 收到蔬果有任何問題,請立即來電或來信反應,會幫您扣除費用。
  • 可預先繳款,依次扣除。(僅長期客戶適用)

讓生活忙碌的家庭主婦免去跑市場的痛苦。 只需再買魚、肉,一家就有豐盛、營養又健康的三餐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目前銷售書清單2009/4/29更新

(蔬果情況多變,以當天採收情況為準,本表僅供參考)

品名

售價

備註

金時地瓜

/70

採收中(尾季五折優惠)

台農72號地瓜

/35

售完

台農66號地瓜

/35

售完

台農57號地瓜

/35

售完

西蒙地瓜

/50

採收中

高麗菜

/40

一顆約1.5~2斤;產期結束

大頭菜

/20

一顆約1~1.5斤;採收中

白苦瓜

/50

一條約1斤多左右;目前無

綠苦瓜

/50

一條1斤或以下;目前少量

絲瓜

/30

一條約一斤;少量

小黃瓜

250g/30

售完

豆薯

/30

目前無

紅甜椒(或青椒)

十兩/50

少量

紅蘿蔔

/30

1~3條;產期結束

青木瓜

/35

1顆約10~18

青江菜

250g/30

目前無

刈菜

250g/30

目前無

高麗菜芽

250g/30

採收中

皇帝豆

/30

連殼出售,剝除後約8~10兩;

小西瓜(甜美人)

/25

等夏季採收

小蕃茄

/80

採收中

無抗生素土雞蛋

/120

一盒十個,每日限量

甜玉米

/50

2~4根;產期結束

大陸妹

250g/30

少量採收中

龍葵

250g/25

採收中

川七

250g/30

採收中

地瓜葉

250g/30

採收中

大蕃茄


少量採收中

四季豆

250g/30

產期結束

白蘿蔔

/30~40

大條約1.5~2斤40元;售完

大黃瓜

/30

售完

茄子

/20

一份約2~3條/售完

日昇木瓜

/70

採收中,另有禮盒

蒲瓜

/50

1~2採收中;少量

南瓜

/30

5月採收

迷你冬瓜

小顆3/60

大顆5100元;目前無

秋奎

250g/30

售完

酪梨

/30

售完

火龍果(白肉)

/45

售完

紅莧菜

250g/30

少量,請先詢問

台農二號木瓜

/70

一顆約2~3

韭菜

250g/30

採收中

美濃瓜

/60

一顆約1斤左右;售完

甜菜根

顆/50元

1顆約1斤左右;售完

青花筍

250g/50元

售完

水果玉米

斤/55元

採收中

玉米筍

份/50元

一份約12~15根;售完

A菜

250g/30元

採收中

菠菜

250g/30元

少量採收中




注意事項:

1.建議已經購買過農場蔬果的朋友訂購,請勿直接下標!歡迎先試訂一次後再決定要不要繼續。(有機蔬果部份外貌不佳、口味也可能不合。請仔細考慮,可接受後再買哦~以免造成雙方困擾)

2.每次宅配費用140元。也可自由選擇固定金額,如500元、600元、700元蔬果(每次另加寄送費用,長期訂購可月結),由我們為您自由搭配(可先告知哪類蔬果不要)。夏季要包含葉菜類需低溫宅配,大箱240元。 若要常溫運送,請儘量早上收件。貨到付款另收30元。

3.不需加入會員;可隨時開始、隨時喊停。

4.一般而言,每週宅配蔬果會包含農場有的蔬菜、水果和一盒雞蛋。如有特殊情況部份不要的話,請先告知,謝謝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我們是新時代的傳統農夫、熱愛土地與自然,堅持給您安全、健康的蔬果。所有農產品自家皆有食用,請安心購買。

親懇出品三大保證:

1.不噴農藥(殺蟲劑、殺菌劑、除草劑等),全部以人工方式除草。

2.不用化學合成肥料,全面使用自製有機肥料

3.不使用荷爾蒙(生長調節劑等)來栽種蔬果。

我們保證親懇出產的一定是最原味蔬果!!

歡迎參觀比較~~


2008-12-30

關心台灣農業:「農村再生條例」下農村怎麼再生?

最近看到一則新聞,是有關「農村再生條例」的,相關報導如下:

http://www.dfun.com.tw/?p=9619#comment-4148
(本文引自「小地方新聞網」,已徵得同意全文轉貼)

最近「農村再生條例」在立法院一讀通過後,引發許多地政研究的專家,或關心農村議題的各界評論。

如果您是農家子女,麻煩您撥一點時間,閱讀下面這篇文章,因為如果這個條例通過之後,將會對農家產生很大的影響,包含家中未修繕的 舊農舍會被「強制美化」,而農家得強迫付款,還有家中的土地可能會在您和家族成員未必同意的情形下,被納入區域開發的範圍,雖然可能換成建地,但是土地面 積大幅縮小,還得強制繳納「受益金」,而您或家裡的長輩就此失去務農的可能…

我們懇請所有的農家子女,一起來閱讀和關心這個條例,並請您和家中的長輩們討論這件事情,以免老人家因為不擅文字,失去關心這個重要議題的機會。拜託了!

971222-sib-360.jpg
農人與農地不只是生產,也是一種生活連結。

一、「農村再生條例」簡要說明:

從名字來看,這是一個想要「促進農村再生」的法案,預備以10年編列2000億的天價,推動草案中的內容。

「農村再生」牽涉的層面很廣,但是目前的條例當中,幾乎所有的焦點都放在「土地利用」的議題上,包含各種形式的土地重劃、開發的方式與作法,對於其他的產業振興、農人福利…議題很少著墨,所以被不少專家學者認為,這比較像一部「土地開發」的法案。

閱讀條例全文,請點選這裡

二、「農村再生條例」令人不安之處:

(1)家裡的舊農舍若被認定「妨礙景觀」會被「強迫美化」,並且得強迫繳錢。

法案的第31條這麼寫著:

…….主管機關對農村社區內有妨礙整體景觀、衛生或土地利用之窳陋地區,得通知該土地所有權人或建築物所有權人,限期依已核定之農村再生計畫改善; 屆期未改善者,直轄市或縣(市)主管機關得逕為實施環境綠美化、建築物之維護或修繕。前項土地所有權人或建築物所有權人有住所不詳或行蹤不明,經主管機關 於村(裡)辦公處所及其他適當處所公告三個月,期滿無人異議者,得逕依前項規定辦理。直轄市或縣(市)主管機關依第一項規定實施環境綠美化、建築物之維護 或修繕所需費用,得由土地所有權人或建築物所有權人負擔。

(2)如果被圈訂為「農村再生或整備區域」,要反對可能不容易:

法條的第26條這麼寫著:

……主管機關擬訂農村再生發展區計畫時,為實施生產與生活環境之整體規劃及建設,得選定範圍實施整合型農地整備,並併同計畫,報中央主管機關核定 後,於選定範圍內之鄉(鎮、市、區)公所之適當處所,公告三十日;公告期滿實施之。前項範圍之選定,應經範圍內私有土地所有權人超過五分之三,且其所有土 地面積超過範圍內私有土地總面積三分之二之同意;範圍內之公有土地,應一律參加。

這條文的意思是,假設我們家有一小塊地,旁邊有一大片公有地,有人想要開發我們這一個區域,把農地都變成建地,他就可以去影響政府來把這個範圍都劃 定成「選定範圍」,因為他只要找一些人頭(例如找100個人共同買一分地),這樣就可以通過「範圍內土地所有權人超過五分之三」,再加上「範圍內的公有土 地都要參加」,所以很容易的就可以達到「土地面積三分之二」同意的條件,這樣我們的農地,就得強制參加這項計畫,要反對就很困難。

(3)如果被「強迫再生」,農地變成建地或其他用途,要捐地還要繳錢給政府:

法條的第25條這麼寫著:

……由所有權人配合計畫內容捐贈二分之一土地作為公共設施使用,交換取得其餘二分之一土地作為建築用地。

除了捐地,還要繳錢給政府作開發費用:

法條的第27條這麼寫著:

整合型農地整備選定範圍內,其供道路、溝渠、廣場、電信電力地下化、下水道、污水處理、綠地、農路、水路等公共使用之用地,除以各該原有公共設施用 地、未登記地及得無償撥用取得之公有道路、溝渠、河川等土地抵充外,其不足土地與工程費用、整合型農地整備費用、貸款利息、稅捐及管理費用、拆遷補償費 用,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後,由範圍內之土地所有權人按其土地受益比率共同負擔,並按整備後評定地價,以範圍內之土地折價抵付;其應分配之土地因折價抵付致 未達最小分配面積單元時,得改以現金繳納。

所以,我們家只有兩分地,原本自己住家上種一點菜剛好,被強迫加入計畫之後,只剩下一分地,然後還要負擔開發費用,因為他們覺得建地的價值比農地高,所以要繳納「受益金」。而這受益金是很貴的,甚至得把這塊地賣掉,才能支付這個受益金,這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厄運嗎?

當然,農地不一定變成建地,還有可能變成公共設施用地,例如家裡的稻田變成馬路,也可能還是農地,但是因為面積會縮小,萬一小到一分地以下,那爸媽甚至就會失去了農民的資格,連老農年金都領不到,本來安穩在老家種菜渡日的長輩,這個法案通過後,反而可能失去所有!

這個條例還有很多條文,大致上令人擔憂的,就是這個草案如果通過的話,土地很容易被開發,但是開發後真的能受惠嗎?

也許土地變成建地了,但是建地只有出售才有價值,那不就等於逼大家賣地求財?如果不想賣地的人,只想在農地上好好過日子的家庭,該如何保障這樣的權力?

幸好,這個法案現在只進行到一讀而已,還有很多修正的空間,如果您是農家子女,拜託您務必要關心這個議題,而且請您打電話或回家的時候,跟爸媽討論一下這些消息,農地對老人家來說,有很多意義,不應該讓一個法案莫名的剝奪了大家務農的權力。

更多關於「農村再生條例」的內容與討論,請點選這裡


以上為轉貼文章內容。
(因為我不會引用文章,所以只好轉貼。條例詳細內容請大家自己點網址看一下,這裡不再贅述。)

看了這個新聞和相關的部落客報導,實在不曉得咱們政府到底是在幫農民還是在幫大企業呀?這法條怎麼看都像是幫企業家呀~~如果是這樣,乾脆把法條名稱改成「農地轉開發用地條例」不就好了嗎?幹麼講得那麼好聽說是「農村''再生''條例」?

除非政府希望農業徹底從台灣消失,不然的話,真得很希望政府可以拿出好一點的菜色給辛苦的農民們。到現在還看不到政府對於農業的指導方向是什麼,是輔導轉業?還是扶植呢?這個法條的推出,我看是希望農民轉業。即便如此,也不該這麼隨便把農地給讓出去,讓農民甚至連賣地的錢都拿不到。這法條還是請立法委員諸君多琢磨琢磨才好。

題外話,公視真得是很難得的媒體,只有看到公視有在討論這個議題。最近公視預算被動結,真得不知道要怎麼說……如果大家還希望可以看到對各種議題的深入探討,請支持一下公視的連署吧!連署網址:http://61.67.73.42/

親懇農場12月份近況報導

親愛的朋友們好,

時間過得真快,今年又要過去了~在此先祝大家新年快樂。

這個月份農場還是一如往常地忙碌。因為木瓜的收成少了,所以多出一些空閒時間栽種了一些蔬菜。目前已經開始採收的有青花筍、高麗蔡、白蘿蔔、油菜、大陸妹、山茼蒿,種植的量大概都是我們自己吃太多、但大量販售太少的尷尬狀態,呵呵!有需要的朋友趕緊來買吧。下下週有一些甜玉米可以採收、小蕃茄下週起也可以販售了。以上這些蔬果的售價都和去年一樣,沒有漲價呦~
高麗菜一顆約1.5~2斤,60元。
葉菜類都是半斤30元。
白蘿蔔一斤30元,小條的30元、大條的40元。
青花筍一份50元。

至於大家廣受歡迎的金時地瓜,目前的栽種情況不是太好,蟲害很多,收成可能不多。大約農曆年左右會開始採收,到時會依照訂購順序一一通知大家的。西蒙地瓜目前有少量採收一些了,不過都是自己吃,還沒有開始賣,應該也是農曆年左右會開始挖地瓜,一樣依照訂購順序通知大家。

土雞蛋產量不多,目前主要是自己吃或賣給老朋友,已經不再上露天販售囉~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先預定,會幫老朋友留一些的。

以上是農場12月份的近況。最後,祝福大家新年新氣象,閤家平安順利!

2008-12-07

[新聞]假有機農產品 明年起重罰

這兩天看到的新聞,說是政府即將對於假有機產品開罰!
這裡就不貼上新聞內容了,有興趣的朋友可點選相關新聞連結如下:
聯合新聞網:http://udn.com/NEWS/NATIONAL/NAT5/4626363.shtml
自由電子報: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8/new/dec/5/today-north26.htm

對我來說,重要的是這一段:
農委會農糧署表示,去年1月「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」正式立法,是國內第一部對農產品驗證制度全面規範的法令,規範有機農產與農產加工的認證與管理 (含進口品)、產銷履歷農產認證等。行政立法部門決議給予兩年過渡期。農委會最近政策決定,98年1月29日正式執行,不再展延,將對違法業者全面開罰。

上網找了一下「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」:
http://www.coa.gov.tw/show_lawcommond.php?serial=9_webuser1_20070206105843&code=A09&type=A

其實還是不太確定,怎樣才符合政府農產品的規範……認證標章到底是指哪個?吉園圃標章?產銷履歷標章?有機農產品標章?還是都可以呢?農委會到底有沒有在做事呀?

Anyway,親懇農場的地瓜、木瓜、檸檬、芭樂都有申請產銷履歷驗證,由環球國際驗證股份有限公司驗證。目前木瓜的履歷已經有了,大家可以上網查詢:http://taft.coa.gov.tw/rsm/Code_Cp.aspx?ID=92295&EnTraceCode=775702003322434
不過,請大家注意,TAP這個認證是表示我們的農產品有產銷履歷,方便消費者查詢生產過程,並不是「有機標章」。政府所推廣的產銷履歷之基本精神是「安全」與「追溯」,符合 TGAP 的生產栽培。有機標章是OTAP,請大家別搞錯囉~
相關介紹:http://www.coa.gov.tw/view.php?catid=12803

親懇農場的蔬菜因屬於少量種植,所以無法申請認證。產銷履歷驗證我們之前申請的時候是全額補助的。不過前不久農委會政策大轉彎(參看:農委會的產銷履歷認證制度——換政府就換政策?),目前似乎是要農民自行負擔檢驗費。有機認證的部份,因驗證費用昂貴且程序繁複,我們小本經營的小農場,目前無閒也無錢去申請有機認證。原本希望政府可以慢慢輔導台灣農民循序漸進,由「產銷履歷認證」慢慢過度到「有機產銷履歷認證」,看來短時間內是緣木求魚了。

小農經營有小農經營的困難。因礙於申請有機認證的困難,我們不標榜我們的農產品是有機蔬果。不過,我們的農產品保證是符合政府規範的安全蔬果,大家可以點選我們的種植履歷紀錄,絕對沒有噴農藥哦~我們致力於有機方式的栽種,希望讓大家吃到安全、無毒的優質農產品,就像我們的部落格標題:「優質蔬果分享販售 親懇農場生產安全無污染的蔬果」